學與教的特色

本校積極推行教育局制訂的課程理念,為學生提供終身學習所需的重要經驗;並因應學生的潛能,使他們在德、智、體、群、美五育均有全面的發展,成為積極、富責任感的公民。

 

語文政策

本校傳統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及普通話科。英國語文科以英語授課。其餘科目安排如下: 初中各級分別設有中文及英文班。中文班以母語授課。英文班主要學科以英語授課。高中按學生能力及選科分班,以英語或母語授課。

 

 

校本課程

本校初中部分科目按學生能力設計校本課程。初中中國語文科更曾為「試行課程─共同發展學習材料」種籽計劃的先導學校,並獲教育局將本校課程改革的經驗推廣至其他中學。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教學

本校教師積極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本校已建立無線網絡以配合電子學習。學生於課堂內進行資料搜集、互動討論及網上評估等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成效。

 

專題研習

本校於中三推行跨學科專題研習計劃。學生透過不同科目有系統地學習自然觀察、科學探究、實地考察、問卷調查、人物訪問等研習方法,培養創造、明辨性思考、解決問題、溝通、協作等能力。

 

 從閱讀中學習

本校推行全校早讀計劃,每天設早讀堂,學生須完成閱讀指標。初中語文科由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廣泛閱讀,學生需提交閱讀報告供教師評估進度。此外學校亦設有閱讀獎勵計劃,鼓勵表現良好的學生。

 

 

全方位學習

本校積極推行参觀、考察、社會服務等全方位學習活動,以豐富學生切身體驗,讓他們從實際體驗中學習,實現全人發展的目標和發展終身學習的能力。

 

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初中學生按英語水平及整體成績分班,以便推行拔尖或補底措施。另設高中學科輔導及非華語學生中國語文調適課程以支援學生,並推薦資優學生參加校外資優課程。此外教師採用調適課程、調適教學方法、調適功課、調適評估準則等方法以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學業評估政策

評估方式除測驗及考試外,另設上課表現評分、家課及專題研習評分等以助評估一般不能通過筆試進行評核的能力,鼓勵學生參與多元化的學習活動,發展多方面的能力。

 

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的計劃

由1999/2000年度起,本校多次向優質教育基金申請撥款推行多元化的教學計劃,並獲撥款合共逾四百四十二萬以推行十六項有關資訊科技、提升語文能力、發揮多元智能、提高教學質素及改善行政效率的計劃,為學與教提供更良好的成效。 

高中課程

 

規劃理念

本校高中課程的規劃旨在讓學生建立更廣闊的知識基礎,為全人發展及終身學習奠定穩固的根基。課程設計除了四個核心科目外,還包括二至三個可涵蓋不同學習領域的選修科或應用學習課程和由體藝活動、德育及公民教育、社會服務及與職業有關的經驗所組成的其他學習經歷,以擴闊學生的學習領域,發揮學生的潛能,為將來升學及就業作好準備,並培養他們成為終身學習者。

 

開設的新高中科目:

開設科目

  學習領域 科目
核心科目 中國語文教育 中國語文
英國語文教育 英國語文
數學教育 數學#
跨學習領域 通識教育
選修科目 中國語文教育 中國文學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 中國歷史、經濟、

地理、歷史

科學教育 生物、化學、物理
科技教育 資訊及通訊科技

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

藝術教育 視覺藝術
其他學習

經歷 *

藝術經歷 音樂、視覺藝術

(非公開試科目)

體育經歷 體育 (非公開試科目)
德育及公民教育、

社會服務及

與工作有關的經驗

週會、班主任課

# 數學科除必修部分外,另開設微積分與統計及代數與微積分兩延伸部分供學生選修。

* 本校亦會透過全方位學習活動及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其他學習經歷。